
在我國南方不少地區(qū),農歷二月初二被稱為“社日”,社日前后,除了集體歡宴,更多的是順應農時,播種采收。在廣西著名茶鄉(xiāng)昭平縣,廣大茶農上山趕采春茶,供應春茶市場。
昭平縣是廣西賀州市轄縣,地處廣西東部、桂江中游,境內群山起伏、河谷深切、平地狹小,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7.6%,素有“昭平不平”之說。

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座小城變成了廣西多雨、暴雨中心地帶之一,夏長冬短、春濕冬干,年降雨量達2000多毫米,無霜期平均在300天以上,適宜種植茶樹。

其實,茶葉在昭平縣的種植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,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代理昭州郡守期間,寫下了“小鼎煎茶面曲池,白須道士竹間棋。何人書破蒲葵扇,記著南塘移樹時?!钡闹娋洌鷦用枥L了昭州民間品茶、飲茶的情趣。

宋淳熙年間,昭平茶成為廣西進貢朝廷的禮品,據宋代文獻《宋會要輯稿》記載:“昭州產朝廷貢茶七千五百斤。”昭平茶葉的悠久歷史可見一斑。

明成化年間,茶葉已成為昭平傳統(tǒng)的外銷特產。明萬歷十三年(1585年),朝廷疏通“兩粵通衢”的桂江,桂江沿岸集市繁盛,茶葉需求量與日俱增,茶園應運而生。


經殺青、揉捻、做形、干燥等工藝制成的昭平茶條索緊細、湯色明亮、味爽甘醇、馥郁持久,因開采時間早,又被稱為“中國早春第一茶”。
近年來,昭平縣推出了“象棋山”“凝香翠”“昭平紅”等茶葉品牌,先后榮獲“全國十大魅力茶鄉(xiāng)”“中國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政府貢獻獎”“中國名茶之鄉(xiāng)”等10余項國家級榮譽,古而韻、早而優(yōu)的昭平茶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“綠色銀行”。
編輯:曉林
來源:視覺中國 學習強國 北京茶世界
如有涉及侵權請聯(lián)系及時刪除